文/林宛縈
走出基隆市大心和迎養日照中心的門前電梯口,右側牆面上一幅用色溫暖的滿版插畫映入眼簾,其中,一位女孩展開雙臂,面帶笑容注視著幾位白髮長者,經營這2間日照中心的贏養食沛有限公司執行長許睿慈帶著甜美笑容、用童趣語調告訴我們:「這個小女孩就是我!」
許睿慈創辦大心與迎養日照中心,背後牆上的插畫就是描繪他童年的模樣。(攝影/劉國泰)
許睿慈的童年因父母經商忙碌,由外婆一手帶大,「記得阿嬤會到校門口開心迎接我下課,我也期待著趕快回家吃他準備的晚餐,我倆可以說是相依為命。」國二時,70歲的阿嬤驟然離世,除了難過不捨,也令他納悶與不解:明明阿嬤看起來是標準體格,怎會被醫生判定營養不良?這開啟許睿慈對探索營養議題的興趣,大量翻閱有關飲食的書籍,升學也以醫療相關科系為志願。
傾聽長者 讓營養專業得以傳遞吸收
受到探究營養知識的力量驅動,許睿慈大學時就選擇保健營養科系,畢業後攻讀台北醫學大學的碩士班,再回到基隆時,已是受聘於市立醫院衛教門診的營養師。醫院裡一對一營養諮詢的對象多半是高齡長者,兒時與阿嬤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的溫暖和熟悉感,早已內化成他的個性特質,讓長輩們對他敞開心胸。
在許睿慈的心中,阿嬤是個溫柔謙遜的人,從小就照顧他,祖孫兩人互動親密。(圖片來源/許睿慈)
「每一位走進來的長輩,都很希望自己的人生被傾聽、被理解。」許睿慈提到,當年在衛教室得靠長期溝通建立深度信任,才能讓長輩願意分享更多,「對於他的故事充滿好奇,並期待更多的分享,會讓一個人感覺被重視,也才能說服他改變長期養成的生活或飲食習慣。」
許睿慈從一對一衛教門診到登台演講,將營養知識一次傳遞給數十個受眾,依然覺得營養師的角色能有其他發揮之處,「如果我用營養師的角度設立日照中心,是不是可以讓營養師的重要性更被大眾看見?」在他的想像中,日照中心是示範營養教育的最佳場域,提供的餐點和課程,日日都能讓長輩汲取營養相關的新知。
基隆青年一同創業 跨域勇闖日照產業
許睿慈剖析自己,那份善於傾聽、謙和共融的外顯個性,來自於阿嬤的影響;而當年在商場走跳衝撞的母親,具有剛強堅毅的性格,也深深共振著他的內在性格,養成勇於嘗試、不畏突破的精神;包容並蓄又堅毅不懼的兩股力量,牽引著許睿慈,30歲出頭就不畏挑戰投入創業,並跨入長照領域。
大心和迎養日照團隊成員來自各個領域,從籌備階段就接受課程訓練,同心齊力照護基隆長者。(攝影/劉國泰)
許睿慈回憶籌設大心與迎養日照的第一個困境,當時基隆市僅有3間日照業者,地方主管機關因長年未有設立業務,對法規和程序陌生,各局處說法也未有共識,許睿慈只能與承辦人員一起拚命摸索。他舉例,營建署和地方政府雙方對消防規格認定不同,公文來來回回半年,屢次卡關之後,許睿慈調整自己的心態,採納最嚴謹但成本也隨之翻倍的規格,「只要可以通過,我們都願意修正和妥協,這就是我的高配合度和誠意。」
積極克服層層關卡,當籌設許可終於通過時,許睿慈首先挖角市立醫院的放射師同事詹苡喬加入團隊。詹苡喬在醫院的乳房攝影衛教業務中,累積不少與高齡長者相處和診療的經驗,再加上家中長輩也是長照資源的使用者,許睿慈的邀約讓正值而立之年,身處轉職路口的他與未來的自己對話,「基隆的孩子總嚮往到大城市居住和生活,我老了想住基隆嗎 ? 基隆有什麼資源,可以互助共好,可以感到驕傲 ?」
等待大心與迎養日照中心的軟硬體建設完成,許睿慈也找上同學、營養師鄭能馨加入團隊,並建議他先到地方照顧管理中心上班,充實長照專業後再加入經營團隊。1年後,詹苡喬和鄭能馨分別主管贏養食沛公司旗下的「大心」混合型日間照顧中心和「迎養」失智型日照中心,是許睿慈最信任且得力的左右手。
台灣首見營養師與放射師經營日照
許睿慈、鄭能馨和詹苡喬是創立日照中心的「三劍客」,營養師和放射師的醫事專業背景,卻是全國首見的經營團隊。即便沒有「正規」長照背景,帶頭創業的許睿慈並不擔心,「當你在家裡照顧阿公阿嬤、爸爸媽媽的時候,即使沒有照顧服務員的資格還是可以做得很好,為什麼?我覺得還是那一份心。」他認為,只要想照顧長者的心比別人更加強烈,任何相關的專業知識都是可以透過持續的學習加強精進,重要的是夥伴同仁們一起成長,從實作中累積經驗。「照顧現場人才短缺,應該要從各領域挖掘,而不受限在相關專業背景。」
許睿慈分享自己任用人員時,最看重的特質是耐心與同理心,尤其要有勇於面對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與其他日照機構相比,許睿慈的團隊相當年輕,不單指生理年齡,更是思想與作風的靈活度,他們願意為長輩設計出新鮮的課程,帶長輩認識自己,接受世代的改變。他們在午間播放流行音樂、教長輩如何使用抖音與兒孫互動,也用臉書和Line向長輩家屬推播中心最新訊息。
基隆大心日照的長輩們熟悉海港飲食文化,吃海鮮是生活中的日常,因此,他們時常在活動內容中加入海鮮的意象。(圖片來源/許睿慈)
大心與迎養日照中心重視營養照顧服務,從收案的健檢報告和營養評估,提供個別化的飲食份量和質地調整,一直到個案探討,逐步解決長輩的進食和營養需求,建立跨專業團隊服務。除了為不同體況和慢性病長輩設計飲食,他們也會重視咀嚼吞嚥訓練,並搭配餐食設計,透過不同的牙口需求,重建長者們對飲食的愉悅和信心。
受聘於大心與迎養的廚師,是知名餐廳「點點心」的退休主廚,日照中心餐點依時令和節氣不斷變化,運用當季最新鮮的食材給予長輩們味覺上的享受。(攝影/劉國泰)
匯聚照顧產業心聲 監督老化港都
許睿慈也是基隆市第一個加入長期照顧發展協會,並擔任常務理事的日照業者。身兼業者、協會成員和市議員的他,自然成了匯聚民聲的管道,將同行們長期遇到的困境和難處帶到市議會,為長照業者和長照議題發聲,監督不合時宜的政策。
除了經營現有2間日照中心,許睿慈正在籌劃下一間日照中心,未來也將拓展版圖到居家服務,給長輩更多重視營養照顧的服務。許睿慈說,基隆是台灣前3名的老化城市,長照服務涵蓋率卻一直排名倒數,但基隆有山有海,還有很多美好值得被挖掘,他希望改變這個城市,讓更多年輕人選擇留下,「面對老化的基隆,在地青年可以發揮專業創意,注入新的活力,照顧好長輩,一步一步邁向友善宜居城市。」
日照中心設計遊戲,讓長輩體驗羽球比賽。(圖片來源/許睿慈)
重視營養照顧關注長輩感官與進食能力
大心與迎養日照中心不只關注營養照顧,更注重感官與咀嚼吞嚥對進食的影響。(攝影/劉國泰)
大心與迎養日照關注營養照顧,重視營養與身心評估,也關注感官與咀嚼吞嚥能力對進食的影響。C慈說明,一個人若是聽不到,就會不想講話,舌頭口腔的肌群就會流失,進而影響食慾和咀嚼功能。此外,長者缺牙或假牙不合也都是造成營養流失的關鍵。
許睿慈記得,日照中心裡一位70幾歲阿嬤,原本在家難以進食,吃不好也營養不良。根據長輩女兒描述,媽媽在家時總是儀態散亂,但當他去日照時,卻是很期待,總是身著新衣,並用心梳妝打扮。然而,阿嬤進入日照的前3個月,皆未與其他長輩互動,經照服員特別觀察,才發現原來是聽力有問題,聽不清楚聲音。
家屬們原本以為長輩只是年紀大了,個性孤僻,不愛說話,日照中心的其他長輩也以為阿嬤不愛被打擾,便不再主動交流互動。這些「以為」卻加劇了阿嬤不舒服的感受,明明慎重打扮,還是聽不到大家講什麼,無法與他人交流互動。
在了解長輩的整體健康狀態後,照服員更主動與他聊天,長輩因此感受到被喜歡,開始認同並融入環境,願意與其他長輩互動。許睿慈說,長輩的心理狀態改善後,食慾也變得更好,照服員便帶著他上日照中心樓下的牙科診所,牙齒問題也獲得改善,阿嬤開始能正常咀嚼,慢慢從泥餐變成軟食,提高進食的意願,最後,長輩身體狀況得到改善,失能等級還從6下降到4。「用心掌握長輩的狀況,才能改善營養,照顧會更好。」
更多精彩內容,敬請參閱第31期9170官方金沙入口登录雜誌
喜歡這篇文章嗎?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、產品及供應商